漫漫执行路 吾将上下而求索
青春的火焰,在司法为民的征程中熊熊燃烧,赤子的初心,在“如我在诉”的坚守里熠熠生辉。新时代法院青年干警,肩负着时代赋予的重任,他们聚焦诉讼服务“小窗口”,以“如我在诉”的同理心与责任感,书写着为大局服务、为人民司法的“新答卷”,让我们一起走进扎根法院“第一窗口”的青年干警群体,一同聆听他们的故事,感受新时代法院青年干警的担当与风采。
执行局:张芊依
从审理庭到执行局,岗位的转变像一场“从纸面到地面”的跨越,短短一个月,我对司法工作的理解多了几分沉甸甸的质感。
在审理庭时,日常是与案卷、法条、庭审打交道。需要在法庭上厘清事实、辨析法理,写下的判决文书追求逻辑严谨、于法有据。那时觉得,一份公正的判决就是司法工作的终点,是对当事人权益最有力的保障。但到了执行局才发现,判决生效只是“万里长征”的第一步。面对的不再是整齐的案卷,而是一个个鲜活的“执行难”场景:有的被执行人隐匿财产,需要我们抽丝剥茧地排查;有的当事人情绪激动,从对判决的不解延伸到对执行的抵触;还有的案件涉及老人、儿童的居住问题,需要在依法执行的同时兼顾人情温度。
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独立接待当事人,案件是关于抚养费纠纷。被执行人来到法院,表示没有工作,希望将离婚后过户的车子分割抵部分抚养费。我将申请执行人也叫到法院,希望双方能化解矛盾达成合意。没成想,申请执行人来了后,双方吵的不可开交,最终不欢而散。我只能后期再分别做调解工作,不面对面反而双方都冷静下来,愿意各退一步。
申请执行人拿着生效判决盼了很久,被执行人却以“生活困难”为由拒不配合。一边是合法权益亟待兑现,一边是现实困境需要考量,这让我真切体会到,执行不仅要“按章办事”,更要“用心沟通”。就像前辈说的,“执行法官手里攥着的是法律的刚性,心里得装着群众的难处”。
从熟悉各类执行法规到掌握财产查控技巧,从与当事人沟通的话术到应对突发情况的冷静,每一项都需要慢慢打磨。前辈们既能在谈判时据理力争,也能在当事人情绪激动时耐心疏导,这种“刚柔并济”的能力,是我接下来要努力追赶的方向。
以前觉得执行就是“按流程办事”,真正接触后才明白,每一个案件都连着当事人的期盼,每一份裁定都关乎司法权威。虽然有时会因案件复杂、案件量多感到压力,有时会为了了解调查奔波一整天,但每当看到案件有进展,就觉得这份忙碌格外有意义。
在执行局的短短一个月让我明白,审理是“定分”,执行是“止争”,两者环环相扣,共同守护着司法公信力。从“坐堂问案”到“田间地头”,变的是工作场景和方式,不变的是对公平正义的追求。未来的路还长,我要学的不仅是执行技巧,更是那份在法理与情理间找到平衡的智慧,让每份判决都能真正落地生根,让当事人感受到司法的力量与温度。
执行局:郭子睿
7月15日,我满怀期待前往云梦县人民法院报到,并有幸成为了执行局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。时光荏苒,转眼一月有余,在领导与前辈们的悉心指导和无私帮助下,我努力褪去学生思维,积极融入新环境,严格要求自我,在持续学习中提升能力,从初来时的懵懂新人逐步步入正轨。
作为书记员,我在协助执行工作的实践中履职尽责。整理案卷、制作文书、冻结财产、沟通双方、实地查访失联被执行人家庭状况……每一项领导交办的任务,我都一丝不苟地完成。同时,我用心熟悉执行全流程,为未来工作打下基础。这些经历,于我而言既是宝贵的磨砺,也是全新的挑战。
深入执行一线,我才真正体会到它的复杂与分量。它绝非冰冷的程序,而是充满了人文关怀与智慧:执行法官们耐心倾听当事人诉求与难处,在申请人与被执行人之间努力协调。然而,现实也让我直面挑战:部分被执行人法治观念淡薄,想方设法逃避、隐匿财产,或是以“判决不公”、“家境困难”为由软磨硬抗,试图规避履行义务。在未接触执行之前,我对这份工作满怀憧憬;而今,我深深体会到这份工作巨大的压力和挑战——它不仅需要法律理论功底雄厚,还需要沟通协调能力超强,更需要捍卫公平正义的坚韧。肩头的责任,从未如此真切而沉重。
道阻且长,行则将至;行而不辍,未来可期。作为一名执行新兵,我深知前路漫长。未来,我将以更饱满的热情和更坚定的信念,持续学习,虚心求教,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。我渴望用心用情、明理释法去化解矛盾,切实守护胜诉权益,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执行案件中,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应有的温度。
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!执行的道路并非一马平川,而是崎岖不平,充满荆棘。下一步,云梦法院将持续聚焦人民群众在执行工作中的新要求新期待,以更高的标准、更严的要求、更实的作风,不断攻坚克难,锐意进取,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决心和永不懈怠的实干精神,做优做实为大局服务、为人民司法,推动执行工作高质量发展。